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兰州老街中珍藏的城市记忆

西部商报  2011-03-29 09:39

[摘要] 从记忆出发,顺着文化的脉络,《陇原记忆》将是一场穿越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在城市某个老街,或在陇原版图上的某个建筑之中,甚至是在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咀嚼往事的情景里,《陇原记忆》都将引领我们一起去寻找历史刻下的印迹及其重要意义。

再如盐场堡,明代“盐场堡”北面石门沟和小沟内富孕盐卤,当地居民很早即熬制成盐于当地出售,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盐的交易场地,因此得名盐场堡。还有一只船、延寿巷、木塔巷、鼓楼巷、庙滩子等有趣味的地名也无不让人们记忆曾经的城市。

“在城市高速的发展进程中,既不割裂记忆,同时又能保持创新,这一命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民俗学者柯杨说。

那些文化记忆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留不住的水,搬不动的城。流水冲洗年华,城市珍藏记忆。

拿着一本厚厚的《兰州城关史话》,兰州城关区地方志编撰办公室主任马莉对于兰州老街的记忆脉络清晰可见。

曾经臭名昭著的绣河沿

“从西关十字开始,那一条条老街好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马莉指着绣河沿说,这个地方现在张掖路,是多么好的住宅小区。而在此前,这里曾臭名昭著。她提供的资料上记载,“绣河沿(臭河沿、绣荷园)东起永昌路,西至旧城西城墙根,长100米,宽4.7米,系旧城区一条老街巷。 该巷地处兰州旧城东南隅,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不出,逐渐形成一大积水池,蚊蝇孳生,臭气难闻,故人称为臭河沿。至清朝末年,该处洼地已成为固定的一座蓄水坑,周围永昌路、武都路、金塔巷一带雨水均汇流于此。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8月4日,整日大雨滂沱,绣河沿一带积水甚多,雨水灌注于室内,必须立即加以疏通,经呈准市政府,于当年12月4日至次年1月14日,整修了水池,疏通或新建了排水暗沟。工程完工后,于民国三十二年改称为绣荷园。此后,改为绣河沿。”

推荐阅读:

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30日通车 打通七里河通向安宁大动脉

【查看搜房视频新闻】

>>>进入论坛发表看法精彩楼市资讯 尽在搜房查看兰州所有楼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